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重庆谈判
- 时间:
- 2022-01-14 15:57:45
- 作者:
- 吴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导读】2021年下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经结束,为了帮助考生,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1.题目:《重庆谈判》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介绍重庆谈判的时间以及结果;
(3)分析重庆谈判的原因。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诗在重庆赠与友人并发表的,随后提问学生:抗日战争后重庆是国民党的陪都啊,毛泽东去重庆做什么?这一去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 环节一:初探背景
提问:蒋介石为什么要电邀毛泽东去重庆?毛泽东为什么又要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蒋介石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时间,组织军队进行内战。
2.为了拖延时间,对外假意宣称是为了共和,迷惑人心。
3.毛泽东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共和真内战的阴谋,为了向民众
表现共产党支持共和的态度,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赴约。
(二)环节二:探析过程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重庆谈判的时间、经过、结果。
学生回答:
1.1945年8月毛泽东受蒋介石邀请前往重庆,重庆谈判开始了
2.谈判过程中,双方焦灼于“国民党要求共产党先交出兵权,然后进行共和;共产党要求国民党进行共和再谈兵权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场谈判,如果这样焦灼下去会有结果吗?”引导同学们理解蒋介石不是为了真共和而是一心想要独裁。
3.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条约》,双方同意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
4.1946年1月政协会议召开,建立联合政府,实行共和,大家看到了和平的曙光。教师提问,“这个《双十协定》是不是真的有效,这丝和平的曙光会不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双十协定》的某些条款。
学生回答:《双十协定》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政协会议也不过是名存实亡,这厮曙光不能为人们带来希望。
5.召开政协会议之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暗杀闻一多、李公朴等人,公然打击共和,挑起内战,重庆谈判最终失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庆谈判的失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学生回答:重庆谈判的失败是必然的,蒋介石根本不想共和,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教师指导:虽然毛泽东知道蒋介石的用意,但是如果毛泽东不去,破坏共和的罪名就会落在共产党人的头上,毛泽东毅然决然前去戳穿蒋介石的阴谋,这种胆识和智慧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尊
敬的。
(三)环节三:分析影响
结合老师出示的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6. 分钟的时间,思考重庆谈判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
重庆谈判,让国人认识到蒋介石的独裁的野心,认识到共产党在促进共和事业中的努力与贡献,树立了中国共产的的地位与威信,为中国共产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同学们观看重庆谈判的纪录片,感知一位伟人的智慧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了解一下1946年的政协会议。
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重庆谈判”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河北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河北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笔试试题、普通话、面试技巧、考试公告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河北教师资格网。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