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时间:
- 2022-01-14 16:01:18
- 作者:
- 吴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导读】2021年下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经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八年级下册中的片段教学,接下来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考试真题及答案,大家一起看看吧。
1.题目:八年级下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片段教学
2.内容来源于八年级教材片段节选,略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学过程中有师生互动环节;
(3)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变化;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说关键词,学生猜人物,关键词是江苏淮安、南昌起义、总理、外交家。”引导学生猜猜看,它是谁?
2.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揭晓:周总理。教师总结并导入:毋庸置疑,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总理,但同时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同感受周总理的外交风采。
二、探究新知
(一)环节一初探背景
提问:请回顾一下建国之 初我国的外交形势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外交形势比较严峻,两极格局之下,苏联对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
教师继续追问: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面对这种外交形势,我们采取的是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二)环节二:探析内容
1.提出
教师播放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的视频,请学生认真观看,结束后请学生扮演历史小记者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实时报道。
2.内容
教师继续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五项原则的条件。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
(三)环节三评析意义
(四)教师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最后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表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召开“周恩来外交业绩”故事会。
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河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河北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河北初中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笔试试题、普通话、面试技巧、考试公告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河北教师资格网。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