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北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答案解析
- 时间:
- 2022-03-16 11:07:40
- 作者:
- 徐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A项作品分析法是分析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手工作品、语言作品、构建作品,或以幼儿在探究事物、创编舞蹈、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的照片、录像带为分析对象的其他作品等)。B项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C项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D项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难易等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是:(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ABD项错误。故本题选C。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科学领域目标
【难易等级】★
3.【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儿童营养素需要。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9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其中组氨酸是小儿较成人多一种的必需氨基酸。ACD项属于干扰项,故本题选B。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生活指导——幼儿营养——儿童营养素需要
【难易等级】★
4.【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A项相对评价是在某一类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B项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事实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基础情况,包括对幼儿的智力、技能、行为、能力、个性、情感、态度等等进行诊断,作出判断,为有效制订教育活动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一般在教育活动开展前或在学期初进行这类评价。C项绝对评价是以某种既定的目标为参照,目的在于判断个体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不受被评团体的影响与约束,忽略个体状况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绝对评价中应重视稳定的绝对标准的合理性。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绝对评价。D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某类评价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互相比较。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评价——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难易等级】★
5.【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早期的传统理论。A项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斯宾塞,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即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B项说法错误。C项预演说,代表人物格罗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D项复演说,代表人物霍尔,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进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游戏活动的指导——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早期的传统理论
【难易等级】★
6.【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欧文于1816年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为1~6岁儿童创办了幼儿学校,这堪称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故本题选D。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机构
【难易等级】★
7.【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A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处于这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1)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2)认知特点:①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②低级的行为图式;③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概述——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难易等级】★
8.【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包括: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A项首尾规律是指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B项近远规律是指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C项大小规律
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谓“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称为“大小规律”。D项无有规律是指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根据题意符合近远规律,故本题选B。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动作的发展——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难易等级】★
9.【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庞丽娟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社交类型进行研究,A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B项被忽视型,这类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C项被拒绝型,这类幼儿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同伴关系紧张。D项一般型,这类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特别地喜爱、接纳,也非特别地被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根据题中描述,实际上是被同伴忽视和冷落的,很少被同伴提及,属于被忽视型。故本题选B。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难易等级】★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活动区布局的策略。A项动静分区,建构区、表演区、音乐区等属于热闹的“动”区,而图书区、数学区等活动量较小,需要安静,这样两类区最好离得远些,以免相互干扰。B项就近,美工区由于经常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一些;科学区、运动区需要自然的光线,而且经常需要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最好选择向阳和接近户外的一面。C项相对封闭性,由于界限不明晰,会导致儿童无目的地“乱窜”。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设施作为活动区之间的分界线。不同的活动区、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图书区的封闭程度要高一些,而美术区、娃娃家则可以开放一些,以便于取水换水和出入方便。D项方便通畅,教师要合理利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充分发挥活动室内设施的作用,保证活动室内的“交通”畅通无阻。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活动区的种类及其设置
【难易等级】★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难度等级】★★
12.【答案要点】
(1)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2)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3)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难度等级】★★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4岁左右的孩子有一半以上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主要是从个别方面或局部来评价自己;如:幼儿在回答我是好孩子的原因时,说“我不打人”,5岁左右的孩子则进一步;说“晚上我帮妈妈刷碗”,6岁的孩子则能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幼儿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还不能深入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如:“我不说谎,我上课表现好”等。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幼儿初期的孩子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如:当问孩子谁画的画好看,绝大多数孩子都说自己好,事实并非如此。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调控系统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难度等级】★★
四、案例分析题
14.【答案要点】
(1)兴趣性。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材料既要有趣又要能让他们做做玩玩,这样才能增强儿童学习探索的兴趣。材料中中班的幼儿们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幼儿对如何使用筷子很感兴趣,所以老师投放的不同筷子才会让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
(2)整合性和开放性。区域的材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整合教育机构、教师、儿童、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材料中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充分体现了家庭是区域材料最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后盾。
(3)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材料中老师并与幼儿摸索筷子怎么玩,并把幼儿想法多种筷子投放到不同区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并且投放在不同区域的材料都可以让幼儿直接操作,直接获得体验。
(4)丰富性和层次性。老师就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并与幼儿研究出不同的玩法,保证了筷子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
(5)适宜性。生活区幼儿玩筷子夹珠子的游戏,数学区幼儿玩起配对、拼图的游戏,音乐区幼儿把筷子当做鼓锤、指挥棒演奏乐曲,建构区幼儿用筷子搭建楼房,美术区幼儿把筷子当做画笔。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难度等级】★★
15.【答题要点】
(1)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①安全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
研究表明,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2岁时会产生更多复杂的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主动去活动、探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则直接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持久性和愉快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材料中父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等他人抚养,会使孩子会缺少探索行为,例如过分溺爱;没有安全感等,对今后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良好的依恋有助于幼儿的同伴关系。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与同伴相处中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③早期的依恋有利于儿童获得关爱感和安全感。
材料中所描述的父母不经常与孩子接触,不利于孩子良好依恋关系的养成,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2)措施
①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理想条件是出生后3小时起,孩子应该与母亲有定时的接触。
②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③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父母要适当的和孩子一块玩耍,同时在与孩子接触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高高兴兴地和孩子一块玩。
④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父母亲对孩子所发出的信号要敏感的作出反应,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并给予一定的关照。
【知识点】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良好依恋的培养
【难度等级】★★
五、活动设计题
【参考设计】
中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玩足球》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参与《玩足球》绘画创作,感受玩足球时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2.技能目标:掌握踢足球的动作姿势,能够大胆设计玩足球的场景。
3.认知目标:了解足球及玩球人物元素特点,知道画将球画圆的技巧。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各类踢球姿势,感受《玩足球》绘画活动的乐趣。
2.活动难点:将玩足球场景以及人物的姿态用流畅的线条和技巧画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有画面感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短片“足球训练五大联赛”;踢球图片、水彩颜料、油画棒、白纸等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踢过足球,在电视上有看过足球比赛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视频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观看视频短片“足球训练五大联赛”,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1)教师播放短视频,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看。
师:小朋友们,激烈的足球比赛开始啦,场上的队员们都在快速的奔跑着,5号队员带球来到了球门前,他已经抬脚准备射门了,你们猜一猜这个球是否会射入球门?
(2)幼儿交流讨论视频中的球是怎样射入球门,场上的比分是多少。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讨论一下,足球是怎样进入球门的?场上的比分是几比几?
(预设性回答:①用力一踢,足球一下子就踢进了;②要一直将球传给别人,由距离球门最近的人踢进去;③此时场上的比分为3:1。)
(二)展开部分
1.师幼共同展示玩足球的动作,感受玩足球时的愉快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踢球时人物的身体动态。
师:小朋友们,通过刚刚的小视频你们谁能够大声地告诉我视频中是怎么玩球的,他们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预设性回答:①小朋友们在踢球;②有的人在奔跑;③有的人在踢球;④有的人伸开上臂防止球进入球门。)
(2)幼儿分组模仿学习各类踢球姿势,感受此时人物的心情。
师:小朋友,你们看踢球时奔跑的人,他们的四肢是怎么样运动的?踢球的人什么样?几个人在争抢足球的样子呢?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尝试做一做动作并想一想他们此时的心情。
(试讲指导:教师着重强调幼儿观察运动中四肢的变化和躯干的四肢变化,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动作的心情状态。)
(预设性回答:①奔跑的人心情是激动的;②争抢足球的人心情是兴奋的;③守门人内心是紧张的。)
教师小结:踢球时奔跑的人想要自己能够进球心情是激动的,争抢足球的人觉得自己可以抢到球所以很兴奋,守门人怕球进门为此内心很紧张。
2.幼儿欣赏玩足球图片,教师讲解基本绘画技巧。
(1)教师出示踢足球的动态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画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引导语:小朋友们,老师准备了一张魔法图,现在把它变出来,“当当当当......”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内容是可以画出来的?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把足球画圆吗?)
(预设性回答:①足球;②踢足球的小朋友;③球门;③太阳公公;④守球员。)
(2)教师讲解绘画小技巧,幼儿学习。
①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怎样将足球画圆。
(预设性回答:①沿着瓶盖外围画;②先画一个半圆再画一个半圆;③用拳头来画;)
②教师讲解画圆的小技巧,幼儿学习并尝试画一画。
教师小结:可以先画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中找到中心点,在每两个中心点间划出弧度,将几个弧度连接圆形的球就画好了。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语: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玩足球的热闹场面,现在就请你们化身为小小魔法师,将他们变到纸上吧!)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和注意事项。
绘画要求:仔细观察后在动笔进行绘画,过程中保持桌面的整洁,不要将颜料弄洒,也不要涂抹在衣服上。
注意:玩足球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人,每个人物不能画的太大,尽量画出球门和多一些的运动员,注意不同队的着装不同。
(2)幼儿大胆创作,教师从旁边进行技能指导。
(预设情况1及指导:个别幼儿没有动笔,皱着眉头。教师可采用语言引导法,指导语言: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看一看图片,图片中运动场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将球传给其他人的,你可以试一试把这个场面画下来。)
(预设情况2及指导:幼儿画到一半不清楚怎样填充背景。可采用启发引导法,指导语言:小朋友们,想一想玩足球时,下面谁在观看呢?我们可以将看台中的观众或者是加油呐喊的人也画出来。)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
教师鼓励并邀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画的玩足球的场景。请小朋友们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师:小朋友们都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玩足球的场面,大家的画都很有想法与创意!老师要奖励我们班的小朋友,每人盖一个“棒棒”小印章!
五、活动延伸——户外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到户外操场上,进行玩足球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我们了解的玩足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现在就请你们一起跟着老师去户外操场上一起踢一踢足球吧。
以上就是2022河北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试题,欢迎访问河北教师网(http://www.hbjszgw.com/)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